首页 >
教育 > 孩子胆小、内向,多半与父母这些行为有关,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
2020
08-21
孩子胆小、内向,多半与父母这些行为有关,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
作者 | 晨妈
“是不是所有的父母,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内向、胆小?”
前几天,群里一宝妈抱怨起自家娃内向胆小的性格,让她感到很头疼。
诚然,这些就是家长口中胆小内向孩子的种种表现,好像相比熊娃,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成为一个“怂孩子”。
但你们知道么?很多时候,不是孩子内向胆小,而是家长们的一些行为,束缚了孩子们自由成长!
所以,要想培养自信勇敢的孩子,以下四件事,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哦~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现在家庭中,对孩子溺爱的家长越来越多。
以至于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,导致孩子根本没有成长的空间。
他第一次萌生探索大自然的念头时,你以危险、不干净为理由劝阻了;
当他想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时候,你总怕打击孩子自信心,然后帮他完成……
久而久之,孩子就一直得不到成长,依附在父母的羽翼和光环之下。
女儿小的时候,她发现孩子不太敢玩积木,一开始,她以为积木尺寸不对,然后换了大号积木。
后来她才明白,是自己和徐峥都搭得太好了,让女儿有一种挫败感。
后面小陶虹特意搭歪,让积木全倒了,那一刻,女儿眼睛里闪烁出一种叫惊喜的亮光。
接连看到父母搭积木失败后,女儿的积木都搭得特别好。
由此可见,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无所不能也不是个好事,适当示弱,才能激发孩子更大的挑战欲。
放手让孩子去探索、去尝试、去试错,让他们积攒更大的能量,迎接更大的人生舞台!
身边总有这样一群宝妈,会自动将孩子的内向归结为胆小。
当孩子见到亲戚或邻居时,总刻意让娃叫人,一旦不叫,就开始怒其不争:
晨妈之前也总说蛋蛋内向胆小,因为每次让他自己去接触一些人和事之时,他就会畏畏缩缩,非拉着我陪他。
看得多了,我心里愈发烦躁,就会很强硬地教育蛋蛋“男孩子要勇敢一点”“胆小的孩子不受欢迎”……
有一次说得重了,蛋蛋委屈地哭了,冲我嚷嚷“我就是胆小,反正你一直说我胆子小没出息~”
那一刻,我才明白是自己操之过急了,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语伤害到孩子的内心了。
其实,孩子也有自己成长的节奏,我们一再加速,只会适得其反。
重点是内向不等于胆小,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,让他们慢慢来,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!
知乎上有个话题,“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,后来都怎么样了”,下面很多回答都让人感同身受。
其中有个回答是说,被父母吼的孩子,长大后大多会成为“自闭、脾气暴躁、胆小怯懦”……这样的人格。
因为孩子的自信真的会在,家长的一次次吼叫中,消失殆尽,转而以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,变成大人眼中的乖孩子。
然而家长们,还要将孩子小心翼翼的模样,归结为内向、胆小,孩子们心中又是如何的委屈呢?
如果你想让孩子们向阳而生,那么就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土壤、养分和阳光,而不是让他们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吼叫声中。
要知道,孩子是一粒种子,你给他们施什么样的肥料,他们也会随之长出对应的枝干和树叶!
因为被家长信任和鼓励的孩子,才会更勇敢、更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任何风浪。
重要的一点,有了家长的鼓励和信任,孩子们也会有足够的底气去追逐心中的梦想,成长更出色。
前不久网上出现一个话题“家长鼓励式教育,到底有多重要”,说的就是杨迪父母的教育。
据杨迪透露,父母从来没有阻碍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一直在默默支持他。
正是父母的鼓励式教育,让他打从心底里认为自己足够优秀,往自己想要方向和道路前进。
可见,父母的鼓励与信任,对于孩子是何其大的一种鼓舞与肯定,让他们勇敢逐梦,绽放谣耀眼的光彩!
为人父母,最终极的任务不是培养自己想象中的孩子,而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在陪伴的过程中,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、摸索和他们的相处方式,做到有的放矢,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。
希望每个父母都能不慌不忙、不骄不躁地陪着孩子慢慢成长!
*本文为妈妈手册(ID:jqfans)原创,400万宝妈关注的母婴公众号。作者:晨妈,育儿经验丰富的宝妈,分享育儿知识、亲子教育经验、婚姻家庭感悟,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。
– END –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OPQ儿童启蒙
最后编辑:
作者:opq_manag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