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说来,“三伏天”中又以“中伏”的平均气温最高。
没有三伏天的夏天是不完整的,但三伏天却是最让人难受的!
我们在这个时候如何养生调理呢?
“冬病夏治”就是指把冬天无法根除的疾病,在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机治愈。而夏天的黄金时间当属“三伏天”,在这温度最高的时间,利用好了可让养生效果事半功倍。
什么是三伏天?
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,即所谓的“六邪”中的暑邪。
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?
三伏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,中伏有的年份10天,有的年份20天。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,伏期结束称出伏。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,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,中伏为20天,7月29日交伏,中伏为10天。
2020年初伏:7月16日-7月25日
2020年中伏:7月26日-8月14日
2020年末伏:8月15日-8月24日


三伏天的特点:
闷热,潮湿,湿热横行。根据中医理论,可以把三伏天理解为“长夏”,脾主长夏,脾胃不好的,此时不光容易沾染湿热之气困脾伤脾,本身有湿热体质的,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,比如湿疹,痘痘,食欲下降,大便不成形等等,所以养脾是必要的。
三伏天养生原则

健/康/养/生/之/道
1、起居调整:夏季的光照时间长,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,但切记要早些起床。在早晨可以进行晨运,在安排锻炼的时候,要避开烈日之时,注重加强防护。午饭后,需要安排小憩,30分钟为宜。炎炎盛夏,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,改善睡眠,增强免疫力。
夏日容易受到风寒湿气入侵,睡觉时不宜扇类对着头部、脚部送风,不宜夜晚长时间露宿。在空调房里,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。夏天出汗比较多,衣服要勤洗,常穿湿衣容易使人得病。
2、饮食调整: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暑、益气、滋阴生津为主。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,夏天暑湿重,湿气容易困于脾。同时,在夏季人们容易吃冷饮雪糕之类的冷食,特别容易刺激肠胃,容易出现胃部疾病。所以,建议三伏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。例如薏米红豆粥、绿豆、百合等,都是容易消化吸收,是夏季很好的食品。
3、运动调整:夏天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。可以选择在公园、湖边、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,可以选择慢跑、瑜伽、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。当出汗过多的时候,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,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,更不能直接洗澡,否则容易诱发寒湿麻痹症等一些疾病产生。
4、三伏天“冬病夏治”:在冬天落下的疾病,可以利用三伏天炎热的天气,加上食疗、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一些慢行疾病。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,而三伏天气,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。这时候,冬病夏治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,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。
伏天养生祛湿最重要!三伏天吃什么祛湿?


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?

1、贴三伏贴养生
三伏贴有疏通身体经络的作用,三伏天的时候贴个三伏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、促进身体免疫能力,还能调和身体脾肺器官的机能、健脾和胃,具有不错的保健养生作用。
2、拔罐养生
3、艾灸养生
4、泡脚养生(艾叶泡脚、藏红花泡脚、花椒泡脚、生姜泡脚)
(注:一般2-3天进行一次艾叶泡脚就可以了)

温馨提示:
关于三伏贴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,不对症贴了会诱发各种问题,所以大家不宜盲目跟风。特别是热性体质不适合,比如:湿热、血热、阴虚等。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OPQ育儿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opqkid.com/?p=631
- 转载请注明: opq_manager 于 深圳市羽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