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晨妈
前段时间晨妈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:孩子越长越大了,但是和我交流越来越少,感觉快把他“弄丢”了。
晨妈看到这条留言很替这位宝妈难过,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个困扰。
如果你也有这个困扰,可以接着往下看。

晨妈听过一句话:爱,就是在一起说很多很多话。
家长如果不想“弄丢”了孩子,就要与孩子建立“纽带”,而这个“纽带”,就是聊天。
前段时间看了《妈妈是超人》,被霍思燕和小嗯哼给萌到了。
他时不时地就会给妈妈说:“妈妈,你好漂亮;妈妈,我很爱你。”
而霍思燕对待嗯哼也很有耐心,经常会在“闲下来”的时间里和嗯哼聊天,通过聊天来知晓孩子的感受。

经常和孩子聊天不仅能够更加了解孩子,还能够拉近亲子间的距离,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。
而且,父母聊天式的关心,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意。
感受到爱的孩子必然也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,他们能够更好地去爱这个世界。
所以,建立好与孩子之间的纽带,多和孩子聊聊天,才能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。

很多家长知道与孩子多聊天的重要性,也想要和孩子多聊聊天。
可是,总是找不到对的方法,甚至会适得其反。
晨妈今天总结几个孩子们讨厌的几种聊天方式,看看你有没有踩雷。

-
居高临下的姿态
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,会让孩子感到很不舒服,也会让孩子不想继续聊天。
回想一下,你是不是也说过这种话:
把你的态度摆得端正一些;
这是你和妈妈说话的态度吗;
这件事情你怎么这么做,你应该这样;
你先别说,听我说
……
这种话语看上去就会让你很不舒服,更何况是讲出来呢。

-
不断地否定
之前晨妈就说过,对孩子要态度明确。
不要凡事都否定孩子,适当地鼓励也很重要。
记得有一次,我午睡醒来发现蛋蛋不在床上,而是跑到了厨房。
他踩着小板凳,晃晃悠悠的站在洗菜台旁边。
我以为他在玩水,气儿不打一处来,就斥责了他几句。
他哭着递给了我一串洗得不太干净的葡萄,我一时间惭愧无比。
在面对孩子的时候,一定要弄清事情的原委,不要急着否定。
确实有错的情况下严格的批评,没有错的情况下要多鼓励孩子。

-
老生常谈的“唠叨”
多次的唠叨会让人厌烦,尤其是一些说了很多遍的话题。
晨妈想起来《甄嬛传》里的齐妃,她就是一个喜欢“唠叨”的人。
对皇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“三阿哥又长高了!”


这样的唠叨连听了一次的皇上都觉得厌烦,更何况每天都在听这句话的三阿哥呢。
但是一定不要成为“祥林嫂”,老生常谈的唠叨孩子不仅不会听,还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。
和孩子聊天一定要避开这几点,不然会把孩子“越推越远”。

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,除了要避开几种孩子讨厌的聊天方式外,还要试着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聊天。
晨妈给各位家长们几个建议,希望可以帮到你们。
-
学会聆听
当孩子愿意跟你交流的时候,说明他们卸下了心理的防备。
这个时候,家长要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。
一个合格的聆听者,不是只静静地听,还要和孩子交流。

-
尊重孩子
尊重,是每个人都想要获得,也是应该获得的权利。
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,要充分的做到尊重孩子,理解孩子。
前段时间看《三十而已》的时候,有个片段我印象很深刻。
剧中有一位有钱的王太太,他儿子的同学得了一个国际大奖,所以获得了一个小行星的命名权。
看着儿子满眼的羡慕,王太太跟儿子说:“妈妈也给你买,给你买一串。”
儿子却满眼鄙视的说:
“不是什么都能用钱买到的。”

尊重孩子的想法,其实就是一种肯定,会让他们更加愿意和你聊天。
-
循序渐进
孩子最讨厌的聊天,就是开场白式的说教。
就算你的目的是想让孩子明白某些道理,也要循序渐进,让孩子慢慢的接受。
比如,孩子说起今天学校的科学课很枯燥很乏味,错的回答是:
“乏味也要学,学习哪有不乏味的,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只有学习好了才可以……”
这个时候其实是孩子示弱的表现,正确的回答应该是:
“可以让妈妈看看你的科学课本吗?看看到底有多乏味。”
“你看这个书上的小老鼠多可爱啊,和之前看中的那只多像。”
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让他知道科学课的有趣,从而避免了说教。

你要知道你和他们聊天的目的是:了解他们,走近他们,亲近他们。
希望各位家长们都能跟随孩子的成长,找到不同阶段的聊天方式,让孩子爱上和你聊天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OPQ儿童启蒙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opqkid.com/?p=947
- 转载请注明: opq_manager 于 深圳市羽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